<noframes id="prnlf">

      <noframes id="prnlf"><address id="prnlf"><nobr id="prnlf"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<address id="prnlf"><nobr id="prnlf"><meter id="prnlf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單位主頁
      掃描二維碼
      查看當前頁面
      食品高效自加熱技術與裝置
      發布人: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
      發布時間: 2022年07月20日
      修改時間: 2022年07月20日
      關鍵詞:<自熱食品,自加熱技術,食品用加熱包>
      分類: 加工 > 農產品加工 > 中式食品制造與裝備 >
      • 成果介紹
      • 知識產權信息
      • 交易詳情
      概述:

      主要針對食品自加熱材料品質檢測方法缺乏、熱效率和利用率低、易產氫、低溫難激發、便利性差等問題,研究食品用加熱包(鋁基)、食品用加熱包(鎂鐵基)等的特性表征和放熱規律,探索控氫機制,研究極端條件下(-30℃)加熱包的產熱、傳熱過程,探究食品復熱過程中熱能傳遞規律,突破了自熱材料低溫激發、熱能高效利用、非水媒無氫放熱等關鍵難題,開發了食品用加熱包品質檢測、加熱劑低溫啟動、熱能高效利用協同減氫、無氫化學自加熱等系列關鍵技術,制定系列自熱食品相關標準,為自熱食品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
      技術原理:
      自熱食品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,能與一定量的冷水發生反應,產生水蒸氣生成的熱量,可將相應的食品加熱到所需要的溫度,不直接接觸食品的定型包裝產品。食品用加熱包是自熱食品的重要關鍵組件,廣泛用于自熱火鍋、自熱米飯、自熱粉、自熱面、自熱燒烤、自熱湯羹、自熱菜肴、其它自熱食品等,以實現食品的無火焰復熱。目前市場食品發熱器主要利用化學反應發熱原理,自熱劑與水或氧化劑接觸,受到激發發生氧化反應釋放熱能,完成對食品的復熱。
      創新點:
      食品用加熱包品質檢測技術,加熱劑低溫啟動技術,熱能高效利用協同減氫技術,食品無氫自加技術。該成果申請專利10件,其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件;形成輕簡化技術4項,制定標準和規程3項,發表研究論文4篇。
      主要技術指標:
      專用加熱包-30℃低溫易啟動、貨架期長達36個月的鎂鐵基食品加熱器,24個月內熱效保持80%以上。充分利用水蒸汽的熱傳導、熱對流和凝結放熱的特性,提高食物復熱溫度4%以上,節約加熱劑30%,氫氣表觀釋放降低20%以上,持續加熱時間延長1倍以上。非水媒無氫自熱技術,不產生氫氣等易燃氣體,可裝配罐裝湯羹、牛奶、咖啡等流體食品,以及自熱中藥湯劑等,可提升產品的適口性、方便性、安全性。
      節本增效情況:
      該成果對于提升自熱食品產業的科技水平,推動產業結構升級,促進軍民產業融合發展,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具有重要意義。已經新增產值3.68億元,新增利稅5600余萬元,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。
      市場應用前景:
      發展食品發熱器產業,提高食品自熱效能,可以滿足消費者旅游差旅用餐、上班族工作餐、學生餐、家庭簡餐、應急救災食品、野外特殊作業用餐、野外考察探險食品等不同場景的需求。尤其食品發熱器在“軍民融合”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,能夠保障戰士在軍事活動中的熱食需求。發展食品發熱器產業具有重要的軍民融合發展前景。
      適宜條件(領域、區域):
      食品用加熱包生產,自熱食品生產,全國范圍
      • 成果成熟度:可以量產
      • 成熟度說明:成果成熟度高,能夠進行落地轉化和示范
      • 轉化條件及成果應用事項:技術受讓方需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,在行業內具有資金、人才、區位等優勢,能夠在3-5年成長為行業頭部企業。
      • 預期交易方式:完全轉讓,許可轉讓,許可實施,技術入股,合作開發,其他
      日本 在线观看

      <noframes id="prnlf">
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prnlf"><address id="prnlf"><nobr id="prnlf"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    <address id="prnlf"><nobr id="prnlf"><meter id="prnlf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